观影必看!深扒《水门桥》背后的真实历史( 四 )


观影必看!深扒《水门桥》背后的真实历史
文章图片

文章图片
其次 , 与敌人连续苦战的志愿军20军58师和60师在几乎山穷水尽、两个师的作战人员加一起不到200人的情况下依旧在努力阻止陆战1师的南撤 。20军军长张翼翔不甘心就这么放过敌人 , 命令60师参谋长蔡群帆带着200多人尾随追击 。另有20军部队的数十名志愿军在陆战1师的侦察连和坦克部队在离开水门桥2公里的地方对美军发起了冲锋 。他们借助美军一辆坦克制动器发生故障 , 切断美军步兵排和主力的空档 , 硬是凭借顽强的作战意志逼得美军不得不边打边退 。缠斗期间 , 美军步兵排12人负伤 , 坦克成员不得不丢弃坦克跟着步兵撤退 。如果不是那辆故障的坦克突然恢复动能 , 美军几乎难以逃脱 。
当然 , 在长津湖之战中 , 除了敌人强大的现代化武器和后勤保障之外 , 严寒是志愿军面临的更主要也更厉害的敌人 。根据资料显示 , 12月8日到9日这两天 , 古土里和真兴里附近下着暴风雪 , 能见度几乎是零 。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军在这种条件下 , 他们的自动步枪和卡宾枪都需要用火烤过才能有四成的使用率 , 伤员想要被送往后方救治 , 需要花费7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 。
观影必看!深扒《水门桥》背后的真实历史
文章图片

文章图片
然而 , 就是这样的自然环境里 , 水门桥附近的高地上 , 由一百多名志愿军组成的连队手持武器 , 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于雪地里 。当美军心惊胆战地想要通过水门桥前 , 一直担心被志愿军埋伏的美军才通过侦察兵了解到 , 不是志愿军不想伏击他们 , 而是他们已经全部冻死在了山上 。
当志愿军的追击部队抵达水门桥前来支援的时候 ,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自己的战友悲壮冻成冰人的场面 。其中 , 极为感人的那首:“我爱亲人和祖国 , 更爱我的荣誉 ,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, 冰雪啊!我决不屈服于你 , 哪怕是冻死 , 我也要高傲的 , 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。”的战场绝笔诗 , 正是出自坚守在水门桥高地的上海士兵宋阿毛之手 。
根据战后 , 美军翻译的历史材料可知 , 长津湖之战 , 志愿军一方面要忍受食物、御寒物资的短缺 , 还要在战斗中忍受武器装备的故障 。他们在零下30%uB0的严寒里作战 , 手会因为寒冷与炮弹冻在一起 。手榴弹经常因为受冻导致拉环失灵 。迫击炮管也会在寒冷天气里收缩 , 出现迫击炮弹不爆炸的突然情况 。
因此 , 正如长津湖之战结束后 , 美国陆战1师作战处的阿尔法·鲍泽上校说那样 , 陆战1师能够侥逃出长津湖 , 是得益于中国人在当时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 。
观影必看!深扒《水门桥》背后的真实历史
文章图片

文章图片
总之 , 不管是长津湖之战 , 还是为了拦截敌人的水门桥阻击 , 抑或是整个朝鲜战争 , 中国志愿军就是在后勤补给不足 , 武器装备落后 , 作战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接下了这场不对称的战争 。然而 , 其结果是 , 中国这支不被重视的武装给世界战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。
观影必看!深扒《水门桥》背后的真实历史
文章图片

文章图片
所以 , 这个春节档如果非要排出个观影顺序 , 那么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是最不可错过的电影 。原因除了强大的演员阵容、三位大导演保证外 , 更主要的是这部影片背后真实的历史故事 , 其感人 , 感动 , 惊心动魄 , 震人心魂的每一个瞬间 , 都应该被永远铭记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