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目Tech+《自然》封面研究:“小胶囊”蕴藏大能量 我们离可控核聚变有多远?( 二 )


东方超环不断取得新进展
“人造太阳”刷新运行时长
业内公认 , 实现可控核聚变 , 具有两大难点:上亿摄氏度点火、稳定长时间约束控制 。
为了解决这两大难点 , 托卡马克装置应运而生 。它能利用强磁场 , 将氘氚等离子体约束在一个特殊的磁容器中 , 并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 , 以此实现可控聚变反应 。
中国也有研究也在为之努力 。托卡马克装置最初由前苏联最初研制 , 上世纪90年代初 , 中国开始投入建设 。其中 , 2006年完成建设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(EAST)工程备受关注 。
天目Tech+《自然》封面研究:“小胶囊”蕴藏大能量 我们离可控核聚变有多远?
文章图片

文章图片

东方超环装置 图片来自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
EAST有着“人造太阳”之称 , 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。
2021年 , EAST成果不断 。5月 , 实现1.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;12月底 , 实现近7000万摄氏度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 , 刷新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。
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、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, 1056秒的运行结果全面验证了未来聚变发电的等离子体控制技术 , 推动其从基础研究向工程应用迈进了一大步 。
【天目Tech+《自然》封面研究:“小胶囊”蕴藏大能量 我们离可控核聚变有多远?】据了解 ,下一步 , EAST团队还将向更高参数的科学目标发起冲击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