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步于自然主义的“生活流” 尚未激荡起现实的“一江春水”

本文转自:文汇报
黄启哲
《爱情神话》余热未退 , 电影市场又迎来一部武汉方言的《一江春水》 。不过这一次 , 观众将跟随影片从长江口一路逆流而上 , 来到中上游的江边小城 , 于春寒料峭中 , 感受足疗店女技师蓉姐的人生况味 。
作为一部小成本文艺片 , 这部由高启盛执导的《一江春水》于去年获得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展“最佳演员奖”和“最佳剧情片”提名 。对比其他新人新作 , 其院线之路也走得较为顺遂 。遗憾的是 , 自上映以来 , 该片票房仅125万 , 虽然在一些专业评论中 , 其已然是文艺片的“黑马” 。
每月1000元在片场过日子般体验生活 , 成就影片的真实质感
30多岁的蓉姐是足疗店里的老员工 , 容貌姣好、寡言和善的她 , 似乎是身边所有人的倚靠 。老板兼男友将店里生意交给她打理 , “别人我不放心”;老主顾田婆婆不时为她送来美食 , 还把她叫去家中单独服务 , “钱只给你一人赚”;小姐妹遭遇感情困扰依赖她的开导 , “弟弟”小东更是饮食起居依赖她的照料 。而她对此也是照单全收 , 从不抱怨 。比起在打工中物色对象寻求依靠的活络后辈 , 她深居简出 , 逆来顺受 。直到小东告诉她女友静怀孕的那一刻 , 这个女人背负的沉重秘密才一点点被揭开……
或许是为了宣传的便利 , 影片被贴上“女性犯罪题材”的标签 。不过比起罪案类型片 , 其更符合“生活流电影”的观感 。影片中绝大部分角色都面临着生活的困境 , 或是照料瘫痪亲人 , 或是遭遇情感背叛甚至背负罪案 , 然而影片没有因此笼罩阴霾与沉重 , 反而借巨细靡遗的生活场景冲淡了悲剧氛围 。借蓉姐之口 , 导演似乎想要传递一种面对苦难的坚韧“泡脚哲学”——人生就像烫脚 , 一开始烫得受不了 , 只要坚持一下 , 就越泡越舒服 。于是观众看到 , 为了避免自己的境遇又一次重演 , 她主动找到“弟弟”的怀孕女友 , 要替“弟弟”负责任 。而面对田婆婆哄骗她照料儿子的自私之举 , 她沉默以对 。就算遭遇爱人欺骗 , 患有紫外线严重过敏的她也只是在辞职后第一次走上街头 , 在露天KTV唱了一支《洪湖水浪打浪》 。这份无差别的“善” , 与其说是天性使然 , 不如说是在长期的漂泊隐匿之中所锤炼出的生存意志 。
影片呈现出的真实质感 , 与主创愿意花费大量时间体验生活有着直接关系 。蓉姐的饰演者李妍锡提到 , 在近两个月时间里 , 她同导演以及饰演“弟弟”的演员三人 , 住进片场 , 用每个月1000块的生活费 , 精打细算地过起真正的日子 。除了去足疗店学习按摩手法这样必要的专业技能学习之外 , 李妍锡会和主创聚在一起构想、排演角色的人物前史 , 一点一滴构架着剧本之外人物的生活经历 。不管是坐着当地的公交汽车在城市的角落转悠 , 还是听到有同龄人叫自己“阿姨”印证着锤炼沧桑感的“初见成效” , 都让李妍锡逐渐感到 , 自己真正成了蓉姐 。也正因如此 , 李妍锡拿下“FIRST青年电影展”的“最佳演员奖” 。一如颁奖词所说 , 她的诠释“在语言与生活的细节中逼近日常的真实 , 以角色的质感为故事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” 。
对“静态”近乎偏执的追求 , 难以抵达生活命题的真相返照自身
或许是文艺片的属性决定了观影的深度 , 有关《一江春水》的讨论也更进一步 。翻看观众的短评 , 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。沉浸于前篇平和冲淡故事内容的观众 , 无法接受结尾设置的“反转” , 将其视为一种对于作品主题与风格的“背叛” 。而透过结尾女主角北上回乡补完故事全貌的观众 , 认为琐碎的日常与单调的镜头语言 , 损耗了这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结尾的最终发力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