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评 规范算法推荐,还需加道“紧箍咒”

近日 ,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 , 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 , 重申“平台不能想推什么就推什么” 。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指出 , 要推动算法推荐服务公正公平、规范透明 , 促进算法推荐服务向上向善 。

点评 规范算法推荐,还需加道“紧箍咒”
文章图片

文章图片

当互联网开始迈向大数据时代 , 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也必然引发社会管理规范的变革 。此次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算法推荐规章制度 , 也从多个方面促进算法推荐服务健康发展、提升公民对互联网的掌握力 。比如 , 《规定》第十七条明确 ,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 , 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。同时 , 针对未成年、老年人、消费者等群体 , 《规定》明确了算法不得涉及的服务内容 , 为算法运行与用户隐私之间标明了红线 。
个人隐私无法得到保护 , 已经是这个大数据时代的顽疾 。互联网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用户部分数据的行为还应辩证看待 。事实上 ,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运用都有可能带来生活的便捷和社会的进步 。
【点评 规范算法推荐,还需加道“紧箍咒”】例如人脸识别功能有助于用户身份验证、减少身份盗用及欺诈行为 , 并为盲人等特殊群体社交媒体使用带来便利;网购时留下的衣服尺码、款式等记录在二次购买时可以节省购买者时间……
因此 ,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隐私获取和技术运用本身 , 而在于各平台长期“记录与滥用”的不合理行为 。近年来 , 算法歧视、“大数据杀熟”、诱导沉迷等算法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深刻影响着正常的传播秩序、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。据《大数据白皮书(2020)》显示 , 2020年全球数据产生量预计达到47ZB 。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联合360集团发布《中国公众“大安全”感知报告》 , 其中提到 , 近七成人感到自己的喜好和兴趣等隐私问题被算法“算计” , 近五成公众表示在算法束缚下想要逃离网络、远离手机 。
一味依赖国家规范和企业“自觉”并不能真正改善信息泄露的现状 , 自我道德约束、设计完善的法律监控双轨并行才能共同塑造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圈 。
目前 , 数据的使用依赖于事前的告知与授权 , 因此 , 数据使用者应当以数据保护为己任 , 并为用户信息的保护措施承担法律责任 。同时 ,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 , 形成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, 对网站以及各种获取用户个人隐私的平台进行监管 , 发现信息漏洞应当加强行政处罚 , 处罚不力会有企业再次铤而走险 , 只有严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危害人民利益的行为 。
除此以外 , 还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举报反馈系统 , 用户感到隐私被侵犯时有合理的途径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, 让用户能说话 , 敢说话 。相关部门同时可以从用户的反馈中寻找企业的违法证据 , 形成社会监督 。法律的威严不容侵犯 , 法律的红线不容踩踏 , 对于知法犯法的企业 , 更应该及时查处关闭 , 处理相关责任人 , 形成警示作用 。保护好每一个用户的个人隐私 , 才能保护好国家信息安全 。
反思算法 , 我们享受着它的福利 , 也应当警惕算法带来的“信息茧房” 。用户“自保”、平台“自查”、国家“自主出击” , 让算法从市场主体逐利的目的性回归技术服务人类的本质上 。大数据浪潮下 , 我们有权利拒绝“裸泳” 。